关灯
护眼
字体:

修复师 第44章

首页 书架 加入书签 返回目录

“嗯,蕴养池能把普通的物品蕴养成法器?”

看着突然出现在手腕上的那串金刚菩提,苏小凡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低阶法器,还不是以前碰到的残缺的那种,想到敬叔和赵恒剑对法器的追捧,苏小凡心里不由得火热了起来。

凝神关注了一下蕴养池中的另外三件物品。

自己的龙形玉佩还需要一天多的时间才能蕴养结束,至于那面八卦镜和玉观音,则是还需要两天的时间。

“感觉是有点不同了,但这法器究竟怎么用呢?”

苏小凡仔细打量着手腕上的金刚手串。

和最初买来时相比,手串似乎多了一丝灵动,不自觉的就会将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但对于法器的功能,苏小凡现在还是一无所知,他准备等正式拜师敬叔之后,再询问和法器相关的知识。

不过这串金刚佛珠来的也刚好。

在古玩行混的人都喜欢戴点东西,下午去做鉴定的时候,这佛珠也能给苏小凡撑撑场面。

……

到下午一点的时候,节目组派来接苏小凡的车停在了酒店门口。

燕京台的这次鉴宝活动,实际上是分为两个地方来录制的。

今儿录制的是初选,只会录制一些初选的片段,初选过后的藏品,才会进入到演播厅进行最后的鉴宝录制。

其实初选,才是真正考验专家能力的时候。

每一个专家,都要在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物品中,鉴定出真正的古玩,并且每一件物品的鉴定时间都很短。

是人就会出错,初选的目的,就是为了大致的甄别出真品。

最后在鉴宝节目的实际录制中,由四位专家统一点评,给出最后的鉴定结果。

初选的这个会场,是节目组租的一个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里面放置了一排长桌,这就是几位专家的鉴定场所了。

在长桌的前面,拦了几个临时通道,这是让前来鉴宝的藏友排队用的。

而在进入会场的门口,则是摆放着几个大幅的专家宣传海报,在海报上还有专家们的简介。

苏小凡进入会场前看了看自己的简介,名师敬时珍真传弟子,青年青铜器工艺师,古玩行资深从业者。

单从头衔上看,苏小凡无疑是最弱的,不过就这几点已经吹嘘的让苏小凡有点脸红了。

除了敬时珍之外的两个专家,苏小凡在电视鉴宝节目中见过,这两位倒是有真才实学的,但人品怎么样都不得而知了。

苏小凡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过了大约十多分钟,敬时珍和另外两个专家也陆续进入到了会场之中。

敬时珍将苏小凡介绍给了那两位专家,两位年龄比苏小凡得大一倍的专家,倒是也没拿什么架子。

单凭敬时珍弟子这一个头衔,就有资格坐在这里了。

在那两位专家看来,敬时珍这是在培养弟子,让其多一点古玩鉴定实战经验的。

鉴定现场的气氛很轻松,除了苏小凡之外,其他的几人都带着自己的保温杯,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

苏小凡也不怯场,加上他确实是在古玩市场待过,对于古玩还是很了解的,聊起天来一听就是行里人。

在体育场馆的外面,此时已经排上了长长的队伍。

为了这次活动,燕京台提前了一个月进行预热和宣传。

来到现场的藏友,不仅仅只有燕京的。

像是燕京周围的大北省和大东省,还有再往北的几个省份,都有不少藏友,带着自己的物件来到鉴定现场。

“敬叔,外面差不多得有上千人,这得有多少古玩啊?”

苏小凡上洗手间抽烟的时候,到门口往外瞄了一眼,那长长的队伍把他给看呆了。

“正常。”

敬时珍不以为意的说道:“上千人也不过就是一两千件藏品,这些藏品里能出个件精品,就算是不错的了。”

前面说过,普通人和收藏这个行当,隔阂有点大,他们完全不懂什么才是古董。

很多人看到家里似乎是有点年月的物件,就拿着跑来鉴定了。

以前有个人把家里喂猪的铁盆拿来,非说是从清朝就传下来的,一定是宝贝。

最后四位专家一致给出意见,那就是个普通的铁盆,加上现场维持秩序的保安,才将那人给劝退的。

所以来鉴定的人多,不代表真物件也多,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敬叔,今儿都能鉴定完吗?”苏小凡开口问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